作者:簡錦松 出版:中山大學出版社 定價:新臺幣1000元;人民幣220元  

專家審查意見

文藝之於生活,不離生活而出於生活之真。本書作者反對脫離生活實際的 妄想揣摩,以現地研究考察杜甫,輔以科學技術驗證山川地景,頗契王夫 之《薑齋詩話.夕堂永日緒論內編》第七條「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 門限」之旨。

「現地研究法」的難度極高,除了實地的GPS測量、攝影,還需要天文、 地理、曆算的能力,作者駕馭此類資料的能力嫺熟,已能巨細靡遺、鞭辟 入裡,給讀者極清楚的推算數據與推算過程。

作者的學術方法是獨一無二的,其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無可取代的。全書十 四章所展現的學術方法與杜詩研究都深具啟發性。特別是「〈同谷七歌〉 非杜甫所作」,言之鑿鑿,無懈可擊。

更重要的,本書擴大了作者原創的「現地研究」的研究範圍,加入了以口 腹、口聲做為詩作的現場,解讀杜甫詩中相關的飲食烹調問題,且分辨後 代詩人所學「杜樣」的具體關鍵,杜甫與李商隱在聲讀風貌上的差異性, 這些研究成果都有助於讀者或研究者對於杜甫詩的理解與詮釋。

目錄

部分章節提供在綫PDF試讀
自序  PDF
第一章 導論 1
一、釋題 2
二、全書結構 12
第二章 天與地 —— 杜甫的兩大親身經驗 17 
一、前言 18
二、以天象為證物 19
(一)「一百五日夜對月」編年致誤之由 19
(二)「樂極哀來月東出」的真正時刻 23
(三)「四更山吐月」詮釋的昨非今是 26  PDF
三、以地理資訊為證物 32
(一)千里江陵,幾日可還 32  PDF
(二)杜甫再出金光門之心事祕密 37
四、小結 47
第三章 真相在日常 —— 再談曆法與杜詩 49
一、前言 50
二、六項事例:杜甫節氣書寫與黃鶴、仇兆鰲注之誤謬 55
(一)立春日之詩-「江漢春風起」乃立春,非元日 55
(二)也是立春問題-「冥冥甲子雨」註釋編年皆謬 60
(三)白露與詩-「露從今夜白」非乾元二年秦州作 65
(四)也是白露-〈得家書〉與〈北征〉之現地式解讀 67
(五)立秋日的判斷-黃鶴兩注立秋皆誤 71
(六)霜降之詩-節氣入詩之好例 76
三、小結 78
第四章 以現地法計算 —— 杜甫入蜀計程 81
一、前言 82
二、秦州至同谷縣的旅行日程 84
(一)秦州至同谷縣之交通 84
(二)發秦州日期之擬測 88
(三)出發後至同谷縣之行程 92
三、同谷縣至成都府的旅行日程 98
(一)從月相確認到達成都府之日期 99
(二)杜甫從桔柏渡到成都府的日程 104
(三)同谷縣出發至桔柏渡間之行程 106
四、小結 118
第五章 地勢與官制 —— 談杜甫不就河西尉 121
一、前言 122
二、河西縣之現地研究 123
(一)杜甫不願前去的舊河西縣 125
(二)杜甫入仕後才設置的新河西縣 128
三、釋「不就河西尉」 134
四、釋「率府且逍遙」 146
五、小結 154
第六章 由天地而人間 ——我怎樣為杜甫夔州詩重訂編年 155
一、前言 156
二、地面條件-夔州城內外的空間地理結構 157
(一)地上形勢 157
1、白帝山城區 158
2、馬嶺城區 161
3、赤甲山城區 166
4、赤甲、白鹽山名的倒錯 167
5、城外居民 169
(二)水文特色 172
三、人間條件-杜甫的住居人事狀況 174
(一)舊注的說法 174
(二)赤甲宅與西閣 177
1、赤甲宅 178
2、西閣 182
(三)瀼西宅與東屯宅 184
1、瀼西宅 184
2、東屯宅 186
四、空中條件-曆法與天文星象的運用 188
(一)以曆法運用於編年 188
1、杜甫抵夔日期之重新定位 190
2、以節日和節氣日校正編年 195
3、以曆法結合氣候,判定年代 198
(二)以天文現象詮釋編年 201
1、以星空景象協助確認寫作時間 201
2、從〈夜歸〉詩到「明星」之釋義 208
五、小結 211
第七章 親身之事 —— 杜甫夔州生活新證 213
一、前言 214
二、塞上風雲接地陰 -杜甫眼中的夔州 214
三、泛舟慚小婦,飄泊損紅顏 -杜甫的妻兒弟妹 218
四、已老尚書郎 -杜甫的官職 228  PDF
五、即從巴峽穿巫峽 -杜甫的出川之行 238
六、小結 251
第八章 口腹即現地 —— 談紅鮮與設膾 253
一、前言 254
二、杜詩「紅鮮」的舊釋 255
(一)同一種米有兩色 257
(二)認為杜甫同時種植紅、白二種稻米 260
(三)懷疑紅鮮指魚肉 266
三、杜甫好生食魚膾(生魚片)的證據 266
四、以其他唐詩用語為證據,確認紅鮮的指謂 276
(一)魚膾(生魚片)與米飯共食的習慣 280
(二)《全唐詩》中,元白以後沒有魚膾(生魚片)的描寫 284
五、從用典手法,確認《文選》為「紅鮮」之由來 287
六、小結 291
第九章 從口發聲 —— 所謂〈七律杜樣〉 293
一、前言 294
二、杜甫的七律聲調 297
三、李商隱不用杜甫聲調 307
四、李夢陽學杜,得其聲調 312
(一)從字面及詩意看 315
(二)從內容看 317
(三)從聲調看 319
五、小結 322
第十章 聲音的現地 —— 差分杜甫與李商隱 325
一、前言 327
二、〈錦瑟〉詩的啟示與我的作法 330
三、觀察一:相鄰兩字的順接與逆接 334
(一)李商隱之例 336
(二)杜甫之例 340
四、觀察二:〔i〕〔u〕音素字的大量使用與否 345
五、觀察三:七言句式第四字句尾性格的利用 353
六、小結 361
七、附錄 363
第十一章 實見與詮釋 —— 官閣摩崖發現之後 365
一、前言 367
二、杜詩古注對本詩之詮釋 368
三、以GPS 定位及衛星地圖解析涪城縣香積寺官閣 370
(一)宋人官閣摩崖之GPS 考察 370
(二)涪城縣治、官閣與香積寺位址之確認 374
1、涪城縣治 374
2、官閣 377
3、香積寺 381
四、對本詩古注之修正 383
(一)「山高」之誤釋及其他 384
(二)「諸天」與「上頭」正解 388
(三)「丹楓」與「迥添愁」正解 394
五、小結 397
第十二章 實見與辨偽 —— 同谷七歌非杜甫所作 399
一、前言 401
二、秦州至同谷縣之實際山川 403
(一)自秦州至同谷縣 403
(二)同谷縣的盆地特色 410
三、杜甫在同谷縣的題詠及宋人晁說之的記載 416
(一)鳳凰臺 417
(二)萬丈潭 424
(三)晁說之與杜公祠及其他 429
四、〈同谷七歌〉偽造之跡 437
1、一歌 438
2、二歌 441
3、三歌 444
4、四歌 444
5、五歌 451
6、六歌 451
7、七歌 452
五、小結 453
第十三章 現地的價值 —— 八陣圖的GPS 定位 457
一、前言 459
二、夔州八陣圖磧之GPS 測量 460
三、唐以前對八陣磧名相、方位及道里之現地經驗 467
(一)李興、桓溫與諸葛亮八陣圖傳說之起源 467
(二)《水經注》及《荊州圖副》之所見 469
(三)杜甫、劉禹錫之游觀 473
(四)李貽孫具體指述自夔州城至八陣圖之道里 475
四、唐代以後對八陣圖磧的現地經驗 480
(一)宋代 481
1、三蘇父子 481
2、劉昉 482
3、王十朋 484
4、陸游 485
(二)明清時期 487
1、王嘉言 487
2、王士性 488
3、王嗣奭 490
4、王士禛 492
五、從三國吳蜀戰役看夔州八陣圖之必要性 493
六、小結 498
第十四章 結論 501
附錄
一 引用書目 507
二 杜甫夔州詩編年簡目 523
三 本書引詩、 引文篇目索引 537